Omni是以太坊的集成Rollup层,允许开发者在所有以太坊扩展解决方案之间构建统一的应用程序。它采用了一种新颖的区块链架构,实现亚秒级最终性,并通过再质押ETH来确保安全性。
Omni正在构建一个以太坊互操作性层,利用EigenLayer堆栈使Rollup之间能够有效地通信。目前,行业面临Layer 1区块链的高成本和确认时间缓慢的问题。Rollup提供了解决方案,但目前仍然孤立和分散。正如Omni的创始人所说,Omni被构建为一个整体,为以太坊的模块化未来铺平了道路。
Omni的网络利用验证者再质押ETH来形成安全基础,创建模块化区块链之间的新安全标准。Omni计划开源这项技术,以便其他链可以定制开发,并确保强大的互操作性。该协议将再质押机制和Tendermint PoS共识结合在一起,以快速达成Rollup状态的共识,因此充当了Rollup的结算层。Tendermint确保了Omni的速度,而再质押机制为Omni提供了更高的安全级别。由于Omni的执行层与EVM兼容,开发者可以构建原生跨Rollup应用程序,这是互操作性的重要进步。此外,开发者可以使用Solidity进行开发,并利用内置功能访问来自其他Rollup的状态、消息和应用。通过从以太坊/EigenLayer获得安全性,并同时利用Tendermint实现跨Rollup功能,Omni有望成为以太坊及其他网络互操作性的未来。
安全性
互操作性协议一直在努力解决安全性挑战。第一代协议仅依赖于一组受信任的参与者,他们在网络之间验证和转发消息。多年来,这些协议一直是许多漏洞的温床,造成的损失超过10亿美元。
第二代协议通过将加密经济安全性应用于网络,改进了这种设计。在这种方法下,参与者质押协议的原生资产参与验证过程,迈出了正确的一步,但是依赖原生资产会使协议的安全保证不够稳定。
利用EigenLayer,Omni为互操作性协议引入了全新的安全模型。Omni利用再质押ETH来保护其验证者集的安全,允许协议的安全性按照以太坊L1的安全预算进行扩展。以太坊目前的安全预算超过1000亿美元,比任何其他PoS网络都要大一个数量级。通过利用再质押ETH(一种高流动性、低波动性资产),Omni的安全性比其前身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此外,通过从以太坊获取安全性,Omni将其安全基础与其连接的Rollup保持一致,实现与以太坊模块化生态系统同步增长的安全模型。
Omni正在为EigenLyer的主动验证服务(AVS)设定行动标准。Omni成为第一个与流动性再质押(LRT)提供商达成协议的协议,同意从EtherFi租用价值6亿美元的再质押ETH。Omni团队与其他多家LRT提供商达成协议,将其首日安全预算高推至10亿美元以上。这将允许Omni在启动时提供业界领先的安全性,而无需协议产生过多的网络启动成本。作为除EigenDA之外唯一运行在测试网上的主动验证服务(AVS), Omni被定位为市场上最适合投入生产的AVS。
亚秒级验证
与模块化系统相比,像Solana这样的集成区块链的关键优势之一是低延迟交易。用户正逐渐习惯亚秒级的交易时间,反映出当今基于云服务的web应用程序的优越用户体验。对于以太坊来说,要与这些替代平台展开竞争,跨Rollup消息延迟必须与集成系统的交易速度相当。
Omni使用一种新颖的协议架构将这种体验带到以太坊Rollup中,该架构实现了亚秒级跨Rollup消息验证。在之前的测试网络上处理了来自55万个钱包的750万笔交易后,Omni Labs对网络架构进行了彻底改革。设计核心组件是Octane,这是一个将EVM与CometBFT共识相结合的新开源框架。Octane使用以太坊引擎API和ABCI++在Omni节点的执行和共识环境之间创建了明确的分离,从而隔离了现有EVM<> CometBFT架构中的组件瓶颈。
原生全局应用(NGAs)
除了提供跨Rollup消息验证之外,Omni还提供一个专用执行环境Omni EVM,它支持开发者在一处统一管理所有的rollpu应用程序部署。使用Omni EVM作为协调层,开发者可以部署原生全局应用程序(NGAs)。NGAs是一种新的应用程序类别,可以动态地将合约和接口传播到任何Rollup,默认支持它们访问以太坊的所有流动性和用户。使用NGAs,开发者可以利用以太坊Rollup的可扩展性,而无需在多个Rollup环境之间管理分布式状态。
随着Rollup生态系统的不断发展,各项目将开发更多自定义Rollup解决方案,每个解决方案都针对特定的功能和性能需求进行定制,并使用独特的虚拟机、编程语言和数据可用性架构。Omni被故意设计为支持任何Rollup架构,通过Omni EVM实现无缝的应用程序管理。
向下兼容性
为了适应现有Rollup应用程序,Omni在设计时考虑了向下兼容性。应用程序可以集成Omni,而无需修改已部署合约。应用程序使用修改后的前端指令来聚合跨Rollup消息,从而允许Omni充当现有应用程序部署的包装器。Omni还引入了一个通用的gas市场,用于向目标网络传递跨Rollup消息,从而消除了用户维护不同gas代币的需要。
总结
采用以Rollup为中心的路线图一直致力于跨隔离执行环境进行扩展。虽然这种方法正在积极解决网络的可扩展性挑战,但它在越来越多的Rollup中分散了资本、用户和开发者。为了解决这些问题,Omni应运而生,这种以太坊原生互操作性协议,可在以太坊的Rollup生态系统中建立低延迟通信。
Omni创建新的设计框架,优先考虑将安全性作为协议的基础。通过再质押,Omni从以太坊L1获得加密经济安全性,并用它来保护其外部验证的网络架构。双重质押模型的集成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安全架构,并将Omni定位为安全互操作性的新基准。
有了强大的安全框架,Omni设计者将注意力转向优化Omni的性能。团队目标是实现一种能够以最小延迟处理跨Rollup通信的共识机制。通过开发独特的协议架构,结合CometBFT、ABCI++和Engine API等技术,Omni验证器通过为交叉Rollup消息提供亚秒级验证来实现这一目标。
在全球兼容性方面,Omni特意以最低的集成要求进行设计,以使其与任何Rollup架构和应用程序设计兼容。通用Gas市场的引入简化了跨网络应用程序的用户体验,而Omni EVM的添加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用于部署和管理跨网络应用程序的全球平台。
Omni代表了以太坊Rollup的全面互操作性解决方案,并准备重新统一以太坊生态系统。借助Omni,以太坊可以再次为去中心化应用程序提供单一、统一的操作系统。
更多行情分析可关注Aibit媒体账户实时获取!本文仅作为参考,不代表任何立场,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ibitcom
X: https://twitter.com/aibitcom
Telegram (CN): https://t.me/aibitcom_cn
Telegram (EN): https://t.me/aibitcom
Telegram (Announcements): https://t.me/aibitcom_announcements
Discord: https://discord.com/invite/aibitcom
Medium: https://medium.com/@aibitcom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aib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