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DeFi市场中,质押(Staking)已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领域,其中流动性质押协议Lido的质押总价值(TVL)更是独占鳌头。Lido协议不仅为ETH持有者提供了更多利润的机会,同时也为以太坊网络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做出了积极贡献。
自从以太坊转向权益证明(PoS)共识机制以来,对于Staking ETH的需求呈现出了急剧增长的态势,这进一步推动了流动性质押协议的发展。如今,众多区块链平台,如以太坊、Near、BNB Chain、Avalanche、Cosmos、Sui、Aptos等,都采用了PoS共识机制。
流动性质押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了质押过程中的简化操作、流动性不受限制以及网络去中心化的问题。
什么是再质押(ReStaking)
ReStaking是一种将流动性质押代币资产用于在其他网络和区块链进行验证者质押的金融行为,旨在实现更高收益。使用ReStaking,质押者可以选择将部分或全部质押奖励再投入节点,以增加未来利润。然而,需要注意的是ReStaking存在智能合约风险和验证者质押行为欺诈的风险。
在ReStaking网络中,除了接受原始资产外,还接受其他资产如LSD代币、LP代币等,以增强网络安全性。通过释放DeFi市场的无限流动性来源,同时为协议及其用户产生实际收入。
ReStaking网络和标准网络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安全租赁、验证者费用以及dApp、协议和层产生的收费。通过参与网络质押,质押者将获得网络收入的一部分,并且可能还会获得网络原生代币的通胀奖励。这一模式为投资者提供了双重收益的机会,从原始网络和平行网络(ReStaking网络)两方面获得盈利。
再质押(ReStaking)的工作原理
流动性再质押代币(Liquid Restaked Token, LRT)类似于以太坊上的流动性质押代币,是存入 EigenLayer 的资产的代币化表示形式,有效地释放了原本被锁定的流动性。
流动性再质押协议提供的服务分为原生再质押服务和 LST 再质押服务。大多数流动性再质押协议向用户提供原生再质押,无需用户运行以太坊节点。用户只需将 ETH 存入这些协议,这些协议会在后台处理以太坊节点操作的事务。
同时,最大的 LST stETH 被几乎所有流动再质押协议接受,而一些 LRT 协议可以接受多种不同的 LST 存款。
什么是EigenLayer?
EigenLayer 是一种基于以太坊的中间协议,引入了重新抵押(restake)的概念,让以太坊节点可以将他们质押的ETH 或 LSD 代币再次质押到其他需要安全和信任的协议或服务中,从而获得双重的收益和治理权。
原生质押 ETH 或使用流动性质押代币 (LST) 的用户可以加入 EigenLayer 智能合约来重新质押其 ETH 或 LST,并将加密经济安全性扩展到网络上的其他应用程序,以获得额外奖励。借助 EigenLayer,以太坊质押者可以通过重新质押其质押的 ETH并获得收益。
比如在Lido质押ETH,获得stETH,stETH可重新质押在EigenLayer协议中获得收益;或者在Rocket Pool Ether质押获得rETH可以重新质押,获得额外收益。
利用EigenLayer协议,可以重复使用ETH,降低了质押者参与成本,并增加了对单个服务的信任保护,利用ETH权益持有者的集合安全性,为无需许可的创新和市场治理创造一个安全的运行环境。截止 2024年3月,EigenLayer 协议上的锁仓价值已经达到了 80 亿美元,其中 LST 占比 40% 左右。
此外,EigenLayer 已完成三轮融资,总额超过 6400 万美金。其中最新的 A 轮融资,由Blockchain Capital 领投,Coinbase Ventures、Polychain Capital、 IOSG Ventures 等参投,估值高达 5 亿美元。这些也标志着它在完善以太坊定标基础设施和提高加密经济安全性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EigenLayer 解决的问题
EigenLayer 的核心功能是使以太坊的安全性多样化,在下图示例(来自白皮书)中,三个 AVS 借助再质押协议更容易的获得了更大资金量带来的共识安全性,同时也没有造成 ETH Layer1 的削弱。
EigenLayer 包含三个核心组件,也分别对应再质押协议的三类用户:
- TokenManager:处理质押者(staker)的质押和提款。
- DelegationManager:注册运营商(operator)并跟踪管理运营商份额。
- SlasherManager:管理罚没逻辑,为 AVS 开发者提供惩罚能力接口。
质押者通过 TokenManager 质押他们的 LST 并获得额外收益,同时质押者也信任对应的运营商(这一点和你在 Lido、Binance 质押没有区别,运营商运行的基础就是获得信任)。运营商通过 DelegationManager 注册后获得 LST 资产,为需要 AVS 服务的项目方提供节点服务,从项目方提供的节点奖励和手续费中抽取收益。AVS 开发者实现一些通用或特殊的 Slasher 运行在节点上,提供给项目方(AVS 需求方)使用,这些项目方(比如跨链桥、DA、预言机等)通过 EigenLayer 购买这类服务,直接获得共识安全。
流动再质押的风险
流动再质押协议在 EigenLayer 之上部署了一组智能合约,便于用户交互,帮助用户将 ETH 或者 LST 存入和从 EigenLayer 中提取,以及铸造 / 销毁流动再质押代币 (LRT)。因此,使用 LRT 需要承担流动再质押协议的风险。
其次,再质押协议又发行了更多的 LST,比如 Puffer 的 pufETH、KelpDAO 的 rsETH 等等,它们相比于传统的 LSD(比如 stETH)在合约逻辑上更复杂,更有可能出现因为 LST 脱锚或者项目 RUG 导致的资产损失。
除了 EigenLayer 协议本身以外,其他的 Restaking 协议大部分目前还都未实现提款逻辑,早期参与的用户只能通过二级市场来获得一定的流动性,所以也会因为流动性不足而亏损。
而 EigenLayer 本身也处于项目早期(Stage 2),所以也有一部分合约功能不太完善(如 StrategyManager ),早期参与者需要关注这部分风险。
再质押赛道潜力项目
KelpDAO
KelpDAO 是由 LSD 项目 Stader Lab做的 Restaking 生态项目,如同上文所说的属于 Liquid-LSD Restaking 类型,目前开放存入 Lido 的 stETH 以及 Stader 的 ETHx 这两个 LST 代币,不过由于目前 EigenLayer LST 的额度已满因此目前是暂停存款的,另外官方也明确表示存入 KeplDAO 的用户将能够获得 EigenLayer 的积分奖励。
Renzo
Renzo 不同于 KelpDAO 而是属于 Liquid Native Restaking 类型的产品,这意味着不受到 EigenLayer LST 存款限额的限制目前仍能够存款,但须注意的是存入 Renzo 的 ETH 目前暂时没有开放赎回,抵押凭证 ezETH 也不能够转移短期内属于锁仓,与 KelpDAO 同样的团队也表示用户将能够获得EigenLayer 积分,而目前团队背景或融资讯息也未披露,早期项目需注意风险。
Swell
Swell Network 则是老牌的LSD 协议了,这一次也官推表示将踏足 Liquid Restaking 领域,同样是属于 Liquid Native Restaking 类型的产品,将不受 EigenLayer LST 额度限制,由于 Swell 未发币拥有空投预期,因此其 LST 代币 swETH 获得许多空投猎人的亲睐,目前是 EigenLayer 中排名第二大的质押资产。
ether.fi
ether.fi 与上述两个项目相同,同样是 Liquid Native Restaking 类型的产品,曾获得 BitMEX 创办人 Arthur Hayes 参投的 53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不同于 LIDO,ether.fi 采用了一种去中心化、非托管的方式来实现 ETH的质押,并且宣布提供再质押服务,由于是原生 ETH 再质押,因此也不受到 EigenLayer LST 限额影响仍可以存入,而其抵押凭证代币 eETH (包装代币 weETH) 也是目前少数具有流动性的 LRT 抵押凭证代币。
Puffer Finance
Puffer Finance 是一种反罚没的流动性质押协议,与 ether.fi 大同小异,同样是属于 Liquid Native Restaking 的类型的产品,暂时未开放质押。Puffer Finance 曾获得 Jump Crypto 领投的种子轮融资,总计获得了 615 万美元融资,估值未披露。
总结
在 ReStaking 兴起大约半年后的 2022 年底,这一市场将迅速扩张并成为一种趋势。ReStaking 并非短暂的现象,而是 DeFi 领域中最重要且具有前景的领域之一。ReStaking 不仅帮助用户获取利润,还有助于平台提高安全性,特别是通过促进其他领域的增长并推动市场扩张。然而,这也伴随着风险,例如资产损失、智能合约风险、财产价值通货膨胀以及泡沫破裂等。因此,在参与该市场时,投资者仍需要谨慎行事。
更多行情分析可关注Aibit媒体账户实时获取!本文仅作为参考,不代表任何立场,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ibitcom
X: https://twitter.com/aibitcom
Telegram (CN): https://t.me/aibitcom_cn
Telegram (EN): https://t.me/aibitcom
Telegram (Announcements): https://t.me/aibitcom_announcements
Discord: https://discord.com/invite/aibitcom
Medium: https://medium.com/@aibitcom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aibitcom